依安县引进新技术 破解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难题

环卫新闻 4年前 (2021-01-07) 566次浏览

近年来,依安县以生态宜居为目标,深入推进乡村“垃圾革命”,大力推广闪蒸矿化垃圾处理新技术,逐步建立起“户分类、村收集转运、定点闪蒸矿化处理”农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处理新模式,结束了以往“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庭院脏乱差”的历史,解决了垃圾围村、垃圾围路、垃圾围宅等“三围”难题,打通了农村拉圾治理“最后一公里”,探索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依安模式”。
一、实施“四动”工程
——科技驱动。依安县创新环境整治理念,及时引进闪蒸矿化垃圾处理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县城乡村垃圾处理实践中。这项新技术是天津市海棠盛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天津大学、天津市环保研究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合作研发而成,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 4 项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13 项,解决了生活垃圾处理成本高、消纳处理难等技术难题,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据专家介绍,闪蒸矿化技术对生活垃圾的分解不是靠传统的焚烧,而是借助强磁技术和电离手段,在设备内部形成仿生环境,用类似积雨云的原理模仿自然界的闪电,靠垃圾在磁化热分解及有机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经过低温缺氧裂解,打破有机成分的分子构成,最终降解为二氧化碳、水及少量无害矿物质残渣。从运行效果看,闪蒸矿化处理器适宜东北严寒气候条件下作业,能实现常年运行,有效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
——项目带动。依安县把闪蒸矿化垃圾处理作为一项利村利民、改善乡村环境的生态技术,并视为一个可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项目抓实抓靠,拥有这项高新技术的天津海棠盛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是国家级科技型企业。依安县抢抓项目机遇,主动积极作为,多次与该公司洽谈交流,力促生活垃圾闪蒸矿化处理技术及项目签约落地。 2018 年 6 月 8 日,依安县与天津海棠盛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同步成立黑龙江中环盛源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推动生活垃圾闪蒸矿化处理技术及项目落户依安。按照规划设计,年产 1000 台生活垃圾闪蒸矿化处理项目,计划总投资 5000 万元,占地 3 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 4000 平方米,主要产品为 HTSLC-2501 生活垃圾闪蒸矿化处理器,全部达产达效后,年可实现产值 3 亿元、税金 4300 万元,带动就业 110 余人。为促进项目早投产、早达效,对项目实施“保姆式”服务,通过“先租后建”方式推进项目建设, 即先在县工业园区内租赁厂房,尽快组织生产,待条件成熟后,再进行选址建设,使项目提前一年实现投产。
——组织推动。2017 年 10 月,依安县在依龙镇开展试点,与天津市海棠盛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在庆生和东风 2 个社区建立全省首家生活垃圾闪蒸矿化处理示范站,日处理垃圾 1.5-2 吨,残余物体积重量减少 90%以上。2018 年 4 月,国家第三方检测权威单位武汉华测检测公司对该设备排放物进行取样,并在废气、废渍、二噁英等方面进行检测,均符合国家环保标准。2018 年 8 月,生活垃圾闪蒸矿化处理项目在依安县工业园区正式投产,已形成“户分类、村收集转运、定点闪蒸矿化处理”农村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处理新模式。结合新技术的运用,依安县抓好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服务设施建设,为组织推动提供物质保证和人力支撑。一是加快保洁队伍建设。从村屯、社区现有村民中,挑选有责任心、有事业心、踏实肯干的村民担任保洁员,全县目前已建立村级保洁队伍 218 个,拥有村级保洁员 1514 人。二是垃圾统一收集清运。先由村民将垃圾进行分类,或由村屯(社区)指定专人把有机类生活垃圾倒入垃圾箱或垃圾桶内,然后由村里统一组织收集运输,之后在指定区域进行闪蒸矿化处理。三是统一购置硬件设备。全县统一购置垃圾清运车 549 辆、垃圾箱 6356 个,年处理垃圾 4 万余吨,基本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实现乡、村、屯、户“四个干净”目标。四是闪蒸矿化处理设备实现全覆盖。结合闪蒸矿化处理器生产加工,全县已安装生活垃圾闪蒸矿化处理器 57 台,正在安装 13 台,计划大村安装 1 台,小村每 2 村 1 台,初步实现全县 149 个行政村全覆盖。
——市场拉动。以项目建设为依托,依安县借助市场手段,向齐齐哈尔及省内其他县(市)推广农村生活垃圾闪蒸矿化处理技术, 泰来县、甘南县、克山县、克东县、梅里斯等县区全面应用该技术及其设备,齐齐哈尔市各县区共建立试点 48 个,已安装设备 132 台,覆盖 49 个乡镇 341 个行政村 84.1 万余人,年处理生活垃圾 9.9 万余吨;共签订合同订单 176 台,合同金额 5280 余万元,已供货 147 台,实现销售收入 4410 万元、上缴税金 500 余万元。除齐齐哈尔市所辖县(市、区)外,该技术及其设备也在绥滨、宾县、巴彦等县推广应用。
二、算好“三笔账”
从运行效果看,这项新技术非常契合农村布局分散、居住人口不集中、垃圾转运成本高、集中处理困难等实际,性价比非常高。
——成本账。据初步核算,一台 HTSLC—2501 型闪蒸矿化处理器售价 30 万元,处理器房舍需要 60 平方米,成本为 5.4 万元,总计投入 35.4 万元。按照使用寿命 10 年计算,平均每年固定资产折旧费 3.54 万元。一台 HTSLC—2501 型处理器若处理常住人口 2000 人产生的垃圾量,人均年投入成本仅为 17.7 元。
——生态账。以常住人口 700 户 2000 人行政村为例,日产生生活垃圾 1.6 吨,年垃圾总量约 584 吨。这些生活垃圾过去多采取倾倒或掩埋到坑沟河漕等方式,每年会占用大量土地,并且生活垃圾填埋产生的污染具有长期性、缓慢性,释放出的有害物质对农田土地、地下水、河流产生巨大危害。有村屯统计,塑料类垃圾占生活垃圾的 22.6%左右,像塑料袋、塑料包装、快餐饭盒、塑料杯瓶、电器包装、冷饮皮等,这些垃圾难以分解,破坏土质,长期污染使植物生长减少 30%,填埋后污染地下水,焚烧后产生有害气体。
——幸福账。随着闪蒸矿化处理器在全县各乡村普及,垃圾处理能力较前有显著提高。经初步匡算,目前安装运行的 57 台处理器,已处理垃圾约为 1.5 万吨,全县 80%以上农村的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有效减少了垃圾乱堆、围村堵路等现象,同步避免了生活垃圾产生的渗滤液对饮用水水源水质的影响,减少垃圾臭味的散发,从而节约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提高了广大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三、总结“三个经验”
经验之一:打通农村垃圾治理“最后一公里”,必须做到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开关”。依安县引进高新技术,破解农村垃圾处理难题,实质是依安县委提出“跳出依安看依安,立足全市全省全国看依安”战略思维的转化,从不符合新时代发展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从习惯性的传统固化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从束缚事业发展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因势利导,扬长避短,扬长补短,解决前人未解之事,走前人未走之路,不断开创人居环境整治的新局面。
经验之二:打通农村垃圾治理“最后一公里”,必须坚持以民为本、生态优先。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依安县为破解人居环境难题,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2018 年召开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三级干部“千人大会”共 8 次,研究部署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乡村两级干部先后召开”村情民意恳谈会、屯组座谈会” 140 余次,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统一思想认识,凝聚整治共识,形成强大合力,为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经验之三:打通农村拉圾治理“最后一公里”,必须不断优化环境、搞好服务。闪蒸矿化处理项目从签约、建设、到投产运营,只用了半年时间,这都得益于依安良好的营商环境。近两年,围绕招商引资上项目,依安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依安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依安县副县级以上领导包扶民营企业制度》等一系列招企留企强企的新举措,项目、资金、人才、服务等生产要素的聚焦效应正在加速形成,厦门象屿集团、广东福美软瓷、吉林鹏程生化、福建王者陶瓷、河南欧利宝陶瓷等全国知名企业纷至沓来。

产品推荐
四平市政环卫不锈钢分类垃圾桶 松原酒店热销室内方形不锈钢果皮箱 吉林机场三分类室内不锈钢垃圾桶
白城室内环保不锈钢分类垃圾桶 辽源户外学校两分类钢制垃圾箱 松原市政道路圆柱形钢制垃圾桶
南关小区钢制分类垃圾桶 图们电梯口方形钢制果壳箱 公园热销钢木分类垃圾桶

传志环保吉林垃圾桶站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咨询热线:13902465298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依安县引进新技术 破解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难题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