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管于硚口区水上公安码头试点创新的 “水上垃圾桶”,旨在从源头治理长江卫生死角,应对江面上大量水生植物带来的生态与航行安全问题。
在清漂船上看到,龙王庙码头附近江面上布满了从昨天中午至今淤积的水葫芦,工作人员正采用大船小船相结合的模式展开清理作业。据武汉市两江水域市容环境卫生中心水域科科长段军介绍,每年九月至十一月是水葫芦爆发期,此次清理预计需三船,每船约 40 吨,总计约 120 吨。
长江沿线码头一直是水葫芦治理的难点区域,硚口区水上公安码头位于汉江与长江交汇口附近,因江流回旋,水葫芦反复流入,难以彻底清理。在码头负责人向硚口区城管局反映问题后,经市城管执法委分析研判,制定了 “水上垃圾桶” 工作方案并在此试点。
所谓 “水上垃圾桶”,是一段 20 多米长的 “围油栏”。依水流方向在码头附近铺设后,可有效拦截江水冲来的垃圾与水生植物,防止其在码头垫档处堆积形成卫生死角。垃圾堆满时,通过线上联动通知水域中心清运,显著降低了清理难度与成本。段军科长表示,此次试点通过设置 “围油栏” 临时 “库区” 拦截打捞,调度人工船在江面拖拽 “围油栏” 呈 “U” 字型聚集零散水生植物,形成三道防线两拦一截,力求将水葫芦 “一网打尽”,彻底解决码头垫档处垃圾与水生植物聚集难题。
此前,武汉市两江水域市容环境卫生中心已在长江汉江交汇处的回流区(龙王庙汉江口)设置 “围油栏” 临时 “库区” 拦截打捞。11 月 3 日至 18 日的半个月内,共出动清漂人员 712 人次、机械船 98 航次、人工船 104 航次,江滩公司清漂队出动 160 人次,成功清理了 “入侵” 长江、汉江武汉段的 2800 余吨水葫芦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有力推动了长江水域环境整治,助力长江大保护,让江水更清、江岸更绿、江景更美。
产品推荐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