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积分已入账!”每天早晨,兰溪市黄店镇王家村村民黄凤仙都会到村中的智能垃圾分类房前投放垃圾,刷脸后将已经分类好的生活垃圾逐一投放,同步获取投放积分。未来乡村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对于王家村村民来说,每天参与的垃圾分类,就是一项充满“未来感”的体验。
在该村智能垃圾分类房,记者发现,一个冰柜似的四色垃圾桶标识非常明显,上方还配备了“刷脸”及语音提醒系统。和传统垃圾桶相比,智能垃圾分类房的分类箱外表美观且密封性好,杜绝了垃圾裸露带来的难闻异味。每个设备都设有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易腐垃圾四个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箱。旁边还设有专门的洗手池,方便村民投放后清洁双手。
“以前每到夏天,垃圾桶附近苍蝇乱飞,老远就能闻见一股异味。现在,村里建了智能垃圾分类房,不仅外观好看,更重要的是采用密闭储存后,从外面看不到任何脏乱差的样子,也没有难闻的气味了。”黄凤仙说。
“当初规划建设智能垃圾分类房时,附近农户有意见,以为和传统垃圾房一样有异味,有些接受不了。”王家村党支部书记卢惠良告诉记者,智能垃圾分类房实现从“分类桶”到“智能生态”的转变升级,显著改善了村民垃圾分类投放过程中的体验感。
卢惠良介绍,为了提高垃圾分类准确率,村里垃圾分类督导员每天定时对垃圾分类房进行清洗、消毒,并指导村民准确投放生活垃圾。而在村民们“看不见”的智能分类设备云端,还会对村民每天投放的垃圾量、可回收物量,进行统计和评判。这样一来,既方便管理和监督垃圾分类落实情况,也能更好地鼓励村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养成垃圾分类习惯。
“垃圾分类分出好环境,游客都夸我们村的环境好,愿意多住上几晚。”黄凤仙说,如今,垃圾分类在王家村已然成为一种“新时尚”,群众的幸福指数更高,该村文旅融合的步子也越走越宽。依靠清爽的乡村人居环境,许多村民办起了民宿,吃上了旅游饭。
产品推荐 | ||
![]() |
![]() |
![]() |
![]() |
![]() |
![]() |
![]() |
![]() |
![]() |